公元前221年,秦军从燕地南下,以齐王建“倔强不朝”为借口,向南唐宣战。秦军逼迫齐国降服,齐王建死于松柏丛中,田建心怀愤懑,齐人对秦军的不战而降心有芥蒂。尽管秦朝一统天下,但江山下的暗流涌动,“中兴复国”的声音潜伏在大一统的平静之中,随时可能爆发。
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
公元前209年,陈胜首义,张楚立国,军队迅速占领广阔的土地,一时间,天下间的豪杰纷纷起义,星星之火开始燎原。继而,六国的宗室遗老纷纷抓住机会,趁乱复国,展现出当年的战国风采:
- 秦国:秦三世子婴去帝号,自立为王,称帝名义;
- 赵国:陈胜部将武臣攻取赵地,继而自立为赵王。武臣去世后,赵国后裔赵歇被迎回,重立赵国;
- 燕国:韩广自立为燕王,成功地安抚燕地,并获得民众支持;
展开剩余82%- 魏国:周市攻占魏地,魏国公子魏咎自立为魏王;
- 楚国:项梁与项羽自立为楚王,依靠楚怀王的名望,割据江淮。
此外,韩国也参与了复国之势,借助项氏势力,重新扶植韩国宗室子弟为王。逐渐,天下局势变得愈发错综复杂。
根红苗正,我的地盘我做主
田儋,齐国宗室,避居在狄县(今山东高青县),深耕民心,赢得当地豪杰的支持。公元前209年,周市平定魏地,随后东征,兵锋逼近狄县。田儋见此良机,计策缜密,设计用自己家中的奴仆扮作叛徒,混入县衙,趁机将县令杀死。经过一番激昂的演讲,他成功地激励了当地百姓,顺势自立为齐王。
齐王田儋掌权后的首要任务是动员军民,击退外敌周市,经过艰苦的战斗,成功首战告捷。接着,他以狄县为根据地,开始南征北战,努力恢复齐国昔日的荣光。然而,命运弄人,田儋未能长久享受复国的胜利果实。
公元前208年,章邯率领骊山刑徒之军,连续取胜,摧毁了陈胜首义的“张楚”政权,并成功平定魏地。魏国被困,四面楚歌,田儋率领齐军应邀前去救援。不料,章邯智勇双全,夜间突然出击,击溃了齐魏联军,田儋战死,魏王自焚。田儋的堂弟田荣及时收集残余军力,退守东阿,幸得项梁救助,最终得以保全。
三齐鼎立,乱之始也
公元前206年,楚王项羽以巨鹿之战为契机,灭秦国,焚宫而去,自封西楚霸王,开始瓜分秦国疆土。项羽施行封赏,分封诸侯,其中齐地三分之二被分配给他手下的亲信,田荣和田横则被故意忽视。项梁曾帮助田荣击退章邯,因此项羽对田荣怀有不满,并将其视为敌人。
项羽分封齐地时,将田儋的儿子田市封为胶东王,田都则被封为齐王。田荣和田横这两位齐地势力的领袖被排除在外。田荣愤怒不已,认为自己在前线拼死,背后这些“伪齐”人物却篡位夺权,决定亲自出征,清除这些叛徒。
田荣展现了极强的军事才能,他迅速调动军力,接连打败了田假、田角等伪齐政权的领导,最后立下田儋之子田市为齐王,自己担任国相,重整齐国。
鹤立鸡群,乱世中的英雄
在项羽的计划之下,齐地一度出现了田荣、田横等人的强势局面,但楚国的强大也使得齐国陷入了一场新的争斗。项羽力求统治中原,而齐国却在动荡中崛起。最终,楚汉战争的形势逐渐明朗,项羽的力量逐渐减弱,而田横等人却在这一场历史的大棋局中逐渐走向了覆灭。
刘邦在西楚的压力下,成功占领彭城并打击项羽势力,而齐国的命运也随着时局的变化,走向了不可避免的结局。田横最终未能如愿,但他在齐国的历史中,依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。
结语:
在这段充满战火与权谋的历史中,田荣与田横等齐国宗室的血脉,一度顽强地维持了齐地的独立与荣耀。他们的故事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动荡与英雄的悲歌。
发布于:天津市同创优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